再过半个多月,上海高考考试生就要迎来2020年第一场大考春考。春考是上海高考考试的一种独有形式,顾名思义是在春天完成人高考试与录取。追溯上海春考的历史,从2000年到今天已经20年。不过,在2015年之前,上海春考仅向往届生开放,规模与影响力远不如目前。2015年开始,依据上海高考考试综合改革的规范设计,春考向应届高中生开放,准许本市20余所市属高校用春考成绩和重在考查学生能力的校测成绩拓展招生,当年3月完成录取。
为不影响中学期末考试的正常安排,近些年来,上海春考均选择元旦之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和紧接的周一进行,2020年也不例外。考生在这三天中,要完成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其中,外语还发挥一年两考用途,对于未被春招录取的考生来讲,可以在这次和6月初的外语考试中选择一次较高成绩计入秋考总分。实践中,不少并不想参加春招录取的考生也参加了春考三科考试,主要目的无外是实战练兵,知道自己在全市考生中的大致位序。如此选择也算理性,对自己有个相对准确判断,有益于合理布局。
建议2020年没选考物理的考生愈加看重春考。依据教育部的新版科目需要引导,2020年起不少理工类的高校专业限制了必考物理,对于没物理成绩的考生来讲选择面变窄。同时,选考物理的考生还大概考试报名没物理需要的专业,这将进一步加强非物理考生的角逐重压。而春考招生的所有专业主要关注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后续校测中也没对选考科目的刚性需要,无疑值得非物理考生考虑。
各校投放在春考中的招生专业介绍,基本上是本校特点优势专业,愈加看重学生的学习适配性和将来潜力。等到1月下旬春考成绩公布之后,有意向跻身春招的考生应当充分借助寒假时间,有针对性地知道拟报院校的专业状况,选择其中自己最喜欢、最能适应、成功可能最大的两个作为志愿对象,并且进行相应校测筹备。
喜欢不喜欢、适应不适应主要靠考生主观判断。成功可能性的大小,入围之后的校测表现是决定原因,但那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先要看能否入围。依据上海春招政策,考试院会根据各校提出的投档比率分专业按志愿由高分往低分投档,投满为止。因此,春考分数越高,主动权和可能性就越大。认真复习,考出认可的春考成绩,是目前的最重要任务。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因为春招计划总共2000多个,分布到每一个专业总是才几十个,历年录取分数存在较大变数,考生们拿着我们的成绩可能依旧很难判断考试报名哪个家成功概率大。假设已经考虑兴趣原因,在此基础上剖析成绩可行性,建议考生除去知道往年春招状况,还要关联察看拟报院校往年的秋考录取平均分。在不很偏科的首要条件下,假如预估自己以后参加秋考的6科总成绩与之接近,那样可以可以将之列为志愿对象。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高考考试预测、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