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考信息网 > 中考资讯 > 历史

2020高考考试作文题目预测及900字范本:烈火炼勋章

来源:www.keyingsu.com 2020-05-25

历史


高考考试作文最能体现考生对语言文学的学会和运用,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体系构造。因此出色的作文不只能让判卷老师眼前一亮,还能让自己得高分,下面智学网和你一块儿看一下2020高考考试作文题目预测及900字范本吧!

阅读下面的照片材料,依据需要写作。


2020高考考试作文题目预测及900字范本:烈火炼勋章


这是一架凯旋的“伊尔-2”战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苏军攻击机——华为/总裁最为赏析的一张新闻照片。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什么样的联想、考虑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需要: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点明显;不少于800字;不能抄袭,不能套作。

“看图作文”是高考考试命题的要紧模式之一,图画材料的内容总是与社会话题,也有年代性、时政性。这幅照片是华为总裁任正非最为赏析的。任总为什么推崇这架千疮百孔稀巴烂的飞机?“华为这个‘二愣子’历程一个全球大的国家机器的疯狂打压还没死。”任总之所以拿着这架稀巴烂的照片向全世界展示,显然是把目前的华为比作了这架千疮百孔,但依旧在继续战斗的飞机。很震惊!这幅照片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架千疮百孔的飞机就是一个隐喻,一种象征。

写作时,第一,大家要擅长联想起与之类似的生活、民族,虽然历经万劫不复的磨难,却没向苦难的命投降,而坚忍、坚韧、坚强地奋力抗争;没卑躬屈膝,没临阵脱逃,而是直面残酷的现实,以铁的意志彰显必胜的姿态,让“遍体鳞伤”成为高贵精神的“光荣勋章”。

第二,大家要写源于己的“考虑”与“感悟”。“考虑”是在你“联想”所要写的内容,着重于剖析事例,语言可以朴素,但说理、剖析还是紧紧围绕原题材料的中心问题,使之聚集于中心问题,写出具备理性色彩的思辨文章。“感悟”部分是点睛之笔,是在剖析了事理之后,紧接着要写的。“感悟”是点睛之笔,可以抒情,但需要在三言两语内完成,语言需要凝练,有力,有感染力。

总体结构可以是如此的:开篇即入题,描述破烂战机的形貌,点源于己遭到的震撼、震惊,随即进入正文部分,写联想到历经磨难的生活、民族(要有具体的史实,要概述,不必详细复述故事),结尾再回到“烂战机”,写对它的铭记,重申它的不朽精神将永远砥砺我们的生活,将永远成为推进自己奋力前行的力量。

:烈火炼勋章

夏目漱石曾言:举凡安乐,皆须通过痛苦而得之。过去,我不太理解这句话,当我见到了这架伤痕累累,仍在高空翱翔的伊尔-2战机的照片时,才感到豁然开朗。

苦难能练就抗争的勇气,一颗又一颗子弹打入机身的痛苦,让飞机选择与法西斯抗争到底;病痛的折磨,让史铁生选择与命抗争到底;“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草屋,让杜甫选择与不公的社会抗争到底。

个人这样,民族与国家更是这样,20世纪的中国,被列强侵略,被日本攻击,大家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看到了“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梁启超,看到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的周恩来,看到了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五四”学子,由于苦难而选择抗争,而这份抗争的勇气造就了目前的东方大国。历程过苦难的灵魂总是也会愈加坚强与高贵。

周国平有言:“喜欢谈论痛苦的总是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很好,正由于历程过苦难,才能看淡日常的风风雨雨,而不因一些小小的挫折顾影自怜。霍金从未由于身体的残疾而抱怨命的不公,用能活动的两个手指继续探索宇宙;华为艰难崛起,被多方打压,却依旧能笑看挫折,不断革新,不断壮大,黑人被长久歧视,却仍能向世界喊出“ihaveadream”。日常的痛苦与挫折教会大家,不要一昧坐等困难自然而亡,要掌握在烈火中百炼成钢。烈火炼勋章,艰难造英雄。

年轻人年代的大家也该有所考虑,有所进步,对于学习中,生活上的困难,大家应该摒弃“丧”的态度,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付。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对大家年轻人群体寄予厚望,而大家也应当不负厚望,不为一点打击而郁郁寡欢,不为一些挫折而难过不已,大家应当像这架飞机一样,即便遍体鳞伤,依旧要在天地之间翱翔。

要了解,没烈火的淬炼,就练不出坚硬的勋章;没苦难的磨练,就没办法造就一个坚强的英雄。看那满是弹坑的飞机,依旧在天空中飞翔,大家也要经得住挫折,向那些在风雨中成长的人学习,把受过的伤化作自己前行路上的勋章,携带它去斗争,去前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创更好的明天。战机仍翱翔,精神永不朽!

开篇即引用夏目漱石的名言,好像突兀,其实匠心独具,由此点出“伊尔--2”照片的震惊力之强大,使作者顿悟,联想起很多与命抗争的名人事迹。讲解这类仁人志士的精神特质与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伊尔--2”的精神特质相映相通,用事精当,叙例简要,论证有力。特别可贵的是可以联系到当今年轻人一代的精神状况,否定了“丧”的消极生活观,提出了我们的积极倡导。结尾两段再回到照片,呼应开头,一直奏响“精神永不朽”的主旋律。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 高考考试出色作文素材:探寻一盏灯
  • 高考考试出色作文素材:微笑
  • 高考考试出色作文素材:等待是另一种坚持

[]2020高考考试作文题目

[]2014年高考考试满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