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考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高考考试语文诗歌鉴赏(十二)

来源:www.xuexixiong.com 2025-08-14

最新资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8.此句使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分析] 本题考分数查询析诗歌的表达方法的能力。尽放使用拟人手法写卷帘,同时词人写春愁居然可以尽放,也将无形之春愁写得具体可感。答卷时,要准确用术语点明方法,然后剖析其表达成效

  9.答案1、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赏析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答案2、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

  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3、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比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比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分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时候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的能力。题干部分已经给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愁或喜,考生可以选取任意一个角度作答,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解答时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写出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或悲,或喜,或悲喜兼有),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剖析。

  诗歌鉴赏: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春季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好像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随着清爽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这句写得富有特点,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寂寞的词人,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将寂寞之情绪却写得趣味悠然,恼人春色日初长,在长长的白天里,词人没诗朋酒侣,极感无聊。黄鹂而可与语,真奇想也。这一是烘托出无侣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闲愁之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其实并未放尽。词情宛转,妙在含蓄。

  因为春愁难排,更因为无人与语,词人遂移舟访友,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下阕。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词人已离开室内,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境界极美。在那飘着絮影、沁着萍香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春意。着意寻春春不见,原来春季却在这里。词人一腔喜悦溢于言外。至此,那无尽春愁,才真的被放了出去。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结笔写出访牟氏花园。移舟去,写得闲婉。词人只抓住园中一个景物硕果轩旁的大梨树一株;只写一桩雅事树下题诗。正当他和园主人酝酿构思,可是诗句未成,忽然下起雨来。《鹅湖归病起作》词云:诗未成时雨早催。他们是这样相似,又是这样不同。相似处是都写以雨催诗;不一样的是,杜诗辛词均已明点此意,而周词则含而不露,意在言外。尤其是借写梨花滴到墨汁之中,使得写出的文章也带有梨花之香,这一结尾给人以美的遐想。词人虽云未成新句,事实上新句已跃然纸上。这难道不叫人叹赞吗?

热点专题

  • DeepSeek剖析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考试内容
  • 2022黑龙江高考考试考生号查看系统入口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1年高考考试物理二

[]2025年军队院校在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