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考信息网 > 中考资讯 > 历史

2020高考考试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本:防控疫情,每一个人都是主体

来源:www.cnkki.com 2020-04-03

历史

大家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高考考试,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考试语文占分高达60,超越了整个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伙不能引起看重,把握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下面智学网要给大伙推荐的是2020高考考试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本,期望大伙可以看看其他同学写的,再来和自己对比一下,找找差距,继续加油。


2020高考考试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本:防控疫情,每一个人都是主体

作文题:武汉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以下六则材料均源于有关疫情的报道。

和时间赛跑!武汉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

钟南山教授第三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18日傍晚,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前线。连日来,实地知道疫情、研究防控策略、参加媒体发布会……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疫情就是战斗,公告就是号角。疫情发生后,武汉各大医院竭尽全力抗击冠状病毒,10万医护职员超负荷工作,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守卫武汉的长城堡垒。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接到组派医疗队驰援湖北的公告,山西各大医院医护职员纷纷主动请缨。从1月26日大年初中二年级开始,在28天时间里,山西陆续派出13批援鄂医疗队,共计1505人驰援湖北14家医院。

不少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些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防止出去后,万一感染到别的人。

2月十日,太原1.3万多个班级、50余万名中小学生通过网络,在自己熟知的班级群里,与自己熟知的老师和同学一块听课、互动、作业,正式开启了“在家上课”的学习技巧。

读完以上新闻,你感觉哪几则能振奋人心?请以其中两或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注意彼此逻辑,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需要: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能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需要重点在于辨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怎么看。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需要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需要考生在列举的八则材料中任选其中两或三则为基础,剖析这两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找到一同的指向进行立意,同时在作文的时候要合理地引用这类材料。

第一理解第一部分的六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主要内容是武汉政府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材料二主要内容是钟南山教授临危受命赶往武汉防疫前线。材料三主要内容是武汉各大医院竭尽全力抗击冠状病毒。材料四主要内容是河南大学各附属医院医护职员主动请缨驰援湖北。材料五主要内容是不少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材料六主要内容是太原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正式开启了“在家上课”的学习技巧。然后剖析这六则材料之间的有关性,同时要以其中两或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如:

材料三和材料五可从同胞一心,其利断金;抗击疫情,不做旁观者;坚守脚下的土地;大家在,武汉就在等角度立意。

材料二和材料四可从千里驰援,可歌可泣;哪儿有疫情,哪儿有医者;医者仁心,可歌可泣等角度立意。

材料三和材料4、材料五可从内外齐心,武汉挺住;万众一心,何惧疫情;抗击疫情,不做旁观者等角度立意。

材料二和材料3、材料四可从美“逆行者”;你们是城市的卫士;哪儿有疫情,哪儿有医者;他们不止是天使,还是战士等角度立意。

参考立意:

(1)抗击疫情,每人责无旁贷;(2)用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3)病毒需要隔离,人心不可以疏离;(4)美“逆行者”(5)疫情在前,重任在肩;(6)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防控疫情,每一个人都是主体

目前,来源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多地出现,引发广泛关注。领导人第一时间作出要紧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卫健委到武汉当地政府,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职员到广大人民群众,政府、社会、医院和个人等各方面飞速行动起来,形成了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

新型冠状病毒扩散和致死的害处都不容小觑,更要考虑爆发的特殊时间和地址。临近新年、正值春运,职员流动性激增;而武汉地处九省通衢,东西南北的人流汇集于此,这类原因都加强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的困难程度。怎么样在医疗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大限度救治病人,怎么样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大限度防控疫情,怎么样在确保生命安全的首要条件下大限度保障回家春节,这是对治理能力的考验,决不可以有半点掉以轻心,需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高度戒备、一同应付。

病毒感染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有关,因此,抗击疫情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医护职员的事,更是每个个体的事。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个人而言,提高科学素养和医疗常识水平,并培养戴口罩、勤洗手、不吐痰等好习惯,不止是对个人健康负责,更是在降低疫情传播渠道。在新年期间人口的大规模大范围流动的背景下,对公众的卫生教育特别需要进一步“下沉”,让防控的共识与常识,能在更大范围内成为平时的生活习惯。同时,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疫情信息呈现链式传播,大家需要信息推荐,但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造谣传谣;大家需要严阵以待,但不*度恐慌。每一个人都能管理好我们的出行与安全,以实质行动打造干净的生活环境和理性的舆论生态,就能对政府力量形成必不可少的补充,真的形成渗透到每一个生活角落的防控力量。

这几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前往疫情一线,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被隔离,武汉15名医务职员被感染……医护职员不考虑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救治工作第一线,他们对健康的守护、对生命的看护,展示着医者仁心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更说明,从政府到社会,从医护职员到普罗大众,大家的一同目的是战胜疫情,大家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休戚有关、有机互动的命一同体。

政府严防死守,医院竭尽全力,个人管好自己,各部门密切配合,东中西地域协同,有效防控疫情,才能让我们的“小家”享受团圆,让中国这个“大伙”愈加安全。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 高考考试出色作文范本:以信念为话题
  • 高考考试出色作文素材:自信伴我成长
  • 高考考试出色作文素材:我的书屋我的梦

[]高考考试出色作文素材

[]高考考试出色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