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高考考试频道从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信息网获悉,2021年内蒙古高考考试录取顺利结束,2021年内蒙古高考考试共录取考生175739人。具体如下: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从6月26日本、专科提前批考生填报军事、公安院校录取意向志愿开始,历经32次填报志愿,截至8月8日高职高专批录取结束,历时44天,圆满顺利结束。
1、基本状况
2021年,我区高考考试报名总人数为184715人,1501所本专科院校在我区招生,共录取考生175739人,整体录取率为95.14%。其中,本科层次文理科录取82851人、艺术体育等特殊种类录取11837人;专科层次文理科录取50085人、艺术体育等特殊种类录取1777人;高职对口招生录取29189人。
2、志愿填报组织有方、保障有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作落得实不实、落实成效怎么样,重点在于推行。录取期间,各级教育、网信、卫健、通信、市场监管、电力等部门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府郑宏范副主席在6月23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上的工作部署,从填报志愿培训、组织安排、保电保网、疫情防控、净化互联网环境、打击非法中介等每个环节一同发力,保证填报志愿安全平稳顺利。
3、高考考试录取全程公开、阳光运行
高校招生关系广大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自推行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以来,自治区通过健全规章规范、加大信息公开、严格监督管理、不断SEO优化服务,切实维护了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网上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在限定时间段内填报志愿过程中,随时可以查看本人在所报院校及第一专业志愿的实时排名及平行分人数,依据排名和每小时公布的阶段性统计信息准时调整志愿,不断优化志愿。考生查看的电子档案运转轨迹、录取结果与录取系统同步,考生能准时查询自己电子档案运转情况,对录取专业、退档缘由可以实时跟踪,结合院校招生章程、对比公布的各阶段统计信息、录取高分低分查看,有效监督录取结果的公平合理性。
4、辅助系统权威高效、准确安全
为更好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精心研发的填报志愿辅助系统正式上线服务。系统数据模型精确靠谱,推荐计划自动生成,意向志愿智能排序,考生只需要几步即可轻松完成志愿填报策略。考生和父母可全方位借助平台提供的3年全真高考考试数据,结合我们的成绩、愿望和生涯规划,通过平台提供的各院校和专业3年录取高分、低分,录取高分位次、低分位次,录取平均分、中位分、录取人数等详细情况,结合院校招生章程,准确把握院校的录取规则和有关需要,筛选源于己高中低三档院校和专业,做好填报志愿筹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手中不慌。
5、录检过程缜密严谨、监督到位
根据“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是高校实行录取规则的监督者。为做好有关工作,录检工作由熟知政策、业务干练、认真负责的员工承担。每批填报志愿开始前,录检员工认真梳理各被录检院校的招生章程,发现录取规则有表述不清的内容,准时与院校交流,由院校作出补充说明并在填报志愿专栏公布,保证考生填报志愿和院校录取所用规则一致。每一个批次投档后,录检员飞速“亮相”,登录录检系统,拿起电话,化身“通讯达人”,督促下载、阅档和上载。高校阅档期间,随时需要录检员配合高校进行有关政策的核实与考生有关信息的确认,解决的问题不一而足。审核高校的阅档结果是录检工作的核心,录检员会依据高校招生章程,核实学校预录取或预退档考生理由是不是合理,但凡有不适当的录取或退档,都会与高校进行交流、甚至提请高校复议。录检工作事无巨细,作为“把关部门”的“把关人”,每一位录检员一直坚守着“为考生负责,为高校负责”的原则,确保录取工作公平公正。
6、服务考生周到细致、形式多样
我区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从实处、细处为考生和父母解难点、办实事,通过多种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录取前,制作《考生网报志愿培训视频教程》,供考生观看学习,安排网报志愿模拟演练,使考生提前热身,熟悉网报志愿的步骤,为填报志愿做好筹备。在开辟“2021年平安高考考试专栏”,同时,填报志愿辅助系统正式上线服务。通过“内蒙古招生考试”官方微信,推送我区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有关的信息,宣传我区招生政策及动态。在每次网报志愿前,通过自建短信工作平台准时向考生发送填报志愿公告短信,提示有关需要注意的地方与重点时间节点。6月23日高考考试成绩公布当天开始,考试中心安排共产党员在考生服务大厅值班,认真接待每位来访学生和父母,耐心接听解答每来电,积极回话考生和父母的疑问,保证每个疑问得到完满的回话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