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后,有的孩子非常压抑父母过度呵护会起反用途
小强天天放学后,就把自己锁进书房,门上还挂块牌子“工作中”。房门外,是一脸焦急却又没方法的爸爸妈妈……高中三年级“一模”考试过后,老师发现,一些高中三年级考生因模考成绩低于预期,心理重压愈加大,不想上学、失眠、闹情绪等考试前综合征提前出现。
4月13日,“妈妈素质工程”特地请来常州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健康咨询师、前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周燕,为高中三年级考生和父母把脉,辅导父母知道孩子的心理状况,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部分学生遭遇“高原现象”
“他上课睡觉,整天沉迷互联网。原先虽说成绩不算好,但还是在努力的,哪知道目前会如此1高中三年级考生小朱的爸爸妈妈泪水涟涟地向心理健康咨询师周燕告状,自从“一模”考完后,儿子就开始逃避上课,家人教育得多了,他一脸烦躁,索性带上耳机不闻不问。“像小朱如此对高考考试心理厌倦的孩子不在少数。”周燕介绍说,伴随高考考试的步步临近,部分高中三年级学生的重压愈加大,有些不想上学,有些沉默、失眠,有些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些脾气暴躁等。
成绩很好的小程近期时常胃痛,休息了几次后,又开始发病,一天晚上竟疼得满头大汗。爸爸妈妈连夜将小程送到上海医院进行彻底检查,还是没找出病因,最后在心理学专家那里找到了答案。原来小程因为重压太大,谎称胃痛换来半天休息时间,将来每次需要缓解重压时,小程就谎称胃痛,心理暗示的积累致使真的生玻
“除去莫名生病外,还有的孩子则表现出‘高原现象’。”周燕介绍说,这类孩子学习十分认真,可感觉所学的常识愈加糊涂,学习效率大大减少,成绩一直得不到提升,甚至产生“今不如昔”的停止感和倒退感,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越是好学校的学生,越是成绩好的学生,“高原现象”就越紧急。
八成人高考生感觉郁闷
常州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近期进行了一项针对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情况调查。调查显示,高中三年级学生中,感觉学习效率非常低,想学却学不进的有37%;感觉整天疲于应对的有53%;感觉非常自卑,学习上没信心的有30%;感觉自责的有78%,自责是什么原因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时没好好努力,浪费了太多时间;80%的学生大多数时间心情不好,感觉非常郁闷。正是由于心理长期压抑,致使一部分学生机体免疫力降低,甚至有个别班级学生在“一模”前集体感冒。
依据调查结果,高中三年级考生的心理情况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紧张焦虑型。主要出目前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这类学生十分懂事,自尊心强,老师、父母甚至自己对我们的期望值非常高,天天自加重压,过得非常累。一类是茫然失措型。主如果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平常非常乖非常用功,可是考得一次不如一次,愈加没信心,怀疑我们的能力,担忧只能考取一般院校,对改变自己命没太大帮助。还有一类是得过且过型。把高考考试丢在脑后,破罐破摔,玩了再说。
给孩子一个自然和谐的家
看到孩子压抑,父母自然十分焦急。市民王女性找到周燕,“大家家已经一个多月没看电视了,也不敢放音乐,全家人说话、走路都静悄悄的,就怕惹孩子生气,一家人都快有心理问题了。”
周燕讲解说,这种家庭就是典型的“关怀强迫”,这类过度的呵护没任何好处,反而给考生增加重压,高考考试前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然和谐的家庭环境。
面对模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父母应引导孩子正确归因,告诉他模考只不过高考考试的热身,模考和高考考试之间没有势必成败联系,鼓励孩子要重视通过考试查缺补漏的过程,淡化模考结果和名次,更不要拿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学生的成绩横加比较。父母要尊重事实,不要为孩子设立过高目的,而应给孩子适度加压,为他树立一个“跳一跳可以得着”的目的,
“总之,要让家庭生活所有正常。”周燕告诉父母,不要表现得比孩子更焦虑,不要陪读、陪做作业,不要刻意进行食补、药补,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甚至不要把有的话挂在嘴边,如:“目前是角逐社会,没学历能行吗?”“大家辛辛苦苦,还不是为了你。”“加油啊,大家等着你成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