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正在读高中三年级的朋友,作为她的好朋友,也是一个刚刚走过高考考试的过来人,我会常常和她谈心,算是帮助,也可以说是教会。 每次和她在电话里聊天的时候,她一直说时间过得太快了,好多东西还没有复习完呢,一副无奈没信心的样子。听她这样说,我真想飞到她面前,看着她的双眼认真地告诉她:不是的!不是的!我这不是无意义的安慰,更不是隔岸观火地说风凉话。由于,经过了高考考试, 经过了逃离,我终于了解那段最苦最累的冲刺复习意味着什么了。 复习对于提升成绩固然是有效的,而且是极其有效的,但它还有一个要紧用途,就是增强信心。事实上,我一直感觉常识根本就是复习不完的看你拿哪种标准来衡量复习的程度。对理科而言,想要复习完好像非常简单,把书上的原理和定义全看一遍不就好了?可假如只是这么简单,它就不会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了。理科的学习非常灵活,懂了定义未必会做题,会做题又未必全做对,全做对还未必会做下一道。只了解区区定义又有哪些用呢?那所谓复习完又是什么呢?我这么说就有的调侃了,这只不过我作为文科生的简单想法,在理科复习上我没发言权。 但,我想告诉我的朋友,无人是在复习完了之后才去参加高考考试的。我想,高考考试复习有三个心理阶段:第一阶段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第二阶段你了解自己不了解;第三阶段你不了解自己了解。事实上到了最后,你真的已经学会了不少常识了,就算是机械的,是硬性的,你只管充满信心地走进考场,心平气和地答卷,下面的就顺水推舟了。 文科复习就更不需要说了,全方位学会入门知识和重点内容当然是必要的,而那些细枝末节是不可能也不必一一熟记于心的。客观地说,人在一段时间内的识记量是有限的,不停地记自然就会不停地忘,所以对于文科复习,背是必要的,运用和发挥才是更要紧的。我一直对我的那个朋友说,你可以问问考上北大的人复习完了没,他也未必敢说是,你如果让他回来重新考一次,他可能也就考不上北大了。所以,对于文科考试,我不敢忽略常识的基础用途,但有时,运势和考场上的灵光一闪,也是非常可怕的哦。 所以,复习,没终结的时候,在非常大程度上,它是给你增强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