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察看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察看。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察看。
2、实验步骤
①察看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察看叶绿体 ②察看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察看察看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一直维持有水状况。
②要漱净口腔,预防杂质对察看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是什么原因:挨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察看;带叶肉是由于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哪个方向光源,便于同意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哪个方向光源以防止被灼伤。
实验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离别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离别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离别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用途: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离别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预防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有关。
5、需要注意的地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2)离别色素:不可以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实验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法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6 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测试:
(1)测试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测试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四
察看细胞的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察看 :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些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察看: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试知识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什么要常常换水?
答:增加水中的氧气,预防根进行无氧呼吸导致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使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何?
答:应使用旧洋葱,由于新洋葱尚在休眠,不容易生根。
(3)为什么每条根只可以用根尖?取根尖的最好时间是何时?为什么?
答:由于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由于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什么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答: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离别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预防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察看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缘由是什么?
答: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有哪些用途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答: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可以,而硝酸可代替。
(7)为什么要漂洗?
答: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答: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察看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缘由是什么?
答: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什么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有哪些?可以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何?
答:由于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可以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征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些细胞处于分裂状况;不可以用高倍镜找分生区,由于高倍镜所察看的实质范围非常小,很难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何?
答:间期;由于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察看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何?
答:不可以,由于所察看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察看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何?
答:不可以,由于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察看时不可以看到染色体,其缘由是什么?
答:没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