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大年初中一年级少看点书。
父母碰壁事小,伤害孩子事大。
越“拷问”孩子,越没办法交流。
对于每个高中三年级学生,这一年的寒假是12年学习生活的最后一个假期,也是各人自主安排学习的最后一整块时间。父母怎么样对待孩子的这个假期,一般存在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是让孩子竭尽全力,所有空闲都用来复习功课。这类父母觉得,开学后几个月就要高考考试了,刻不容缓。他们甚至给孩子订出几不准:不准上网,不准跟同学出去逛庙会,不准聚会。如此的父母愿望是好的,但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第一,孩子紧张了一个学期,再继续绷着弦儿身体一定承受不了。第二,马不停蹄地学习容易产生厌烦感觉。第三,憋在家闷头看书的做法和节日氛围不融洽。眼看着其他人欢欢喜喜过新年,一个人一个人埋头苦干,心理上就不舒服。
的确,父母这种“拼时间、拼精力”的观念太残酷了。孩子是考生,也是个普通的人,需要张弛有度的学习和生活。
父母的第二种倾向是让孩子痛快地玩。孩子念了12年书,每一个假期都紧紧张张地学习、补课、提升。眼下最艰苦的日子要来了,索性彻底放松。抱着如此的想法,有些父母带孩子去旅游,有些父母给孩子买电脑让他上网、打游戏。
这种做法我也不倡导。劳逸结合要有“度”,假期太安逸了,一旦开学,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不可以非常快适应。而高中三年级下学期高密度的“备考演习”容不能半点迟疑,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建议所有些考生父母要提前周全地考虑好假期安排。既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大学习,又要珍惜这个考试前最后的可稍事休息的阶段,帮助孩子调整身体情况和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