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们付出了无尽的爱给孩子,收成的却是孩子的冷漠和自我时,每一位爸爸妈妈都会感到既吃惊又心寒: 是哪个让孩子变成如此的? 爱孩子是每一位爸爸妈妈的本能,为此,父母们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在爸爸妈妈所给予的无穷无尽的爱下,不少孩子把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爱看成天经地义,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谅,更不了解感恩:当母亲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时,孩子不但不关心,还站在一边哈哈大笑;当母亲生病躺在床上时,孩子却在抱怨母亲没带自己出去玩种种冷漠叫人心寒。为何付出了爱却没收到爱的回报?
父母们或许该自我检讨一下了。要了解,爱的付出也有讲究,不求回报的爱也并不是都是好的。从小掌握爱其他人,是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必学一课,而爱的首要条件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教会孩子感恩,也是爸爸妈妈爱的必经的道路。
感恩进阶的道路第一步 培养感恩的习惯将感恩习惯的培养教育渗透于平时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爸爸妈妈要从自己做起,做好示范,借助所有可以借助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母亲帮父亲做事时,父亲要大声地对母亲说:谢谢!母亲同意父亲的帮忙,也要说一声:谢谢!父亲送给孩子礼物时,要告诉他这件礼物是父亲给你的,你要感谢父亲;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耳濡目染,日渐同意这种最基本的礼仪,也掌握向爸爸妈妈道谢,将感恩内化于人格之中。
第二步 借助各种节日充分借助各种节日作为感恩教育的载体。如:新年时要教孩子热情同意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都需要孩子妥善保管,掌握珍惜其他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节日和母亲节节日,给父母说几句感谢的话语,未必感谢父母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仅需表达日常感觉非常幸福的一点一滴。
第三步 让孩子掌握给予偶尔示弱,让孩子为爸爸妈妈做些事。譬如假装拿不动衣服,让孩子帮忙拿一两件;假装累了,请孩子倒杯水给父母喝让孩子掌握给予,了解爸爸妈妈和其他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第四步 计较孩子的付出孩子没亲吻爸爸妈妈,没分一口美味的给爸爸妈妈,没记住爸爸妈妈的一个小需要,这都是爸爸妈妈需要计较的小事。不要让孩子感觉爸爸妈妈对他一无所求,他根本无需为爸爸妈妈干什么。
可这不等于大家就也应跟孩子一样随和、大度。
不然,孩子会感觉你对他一无所求,他根本无需为你干什么。要让孩子了解索取是要付出的,不可以无条件地进行索取。
第五步让孩子在对比中懂得感恩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还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区域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领会过去不懂、不在乎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他的慈悲心、惜福心和感恩心。
第六步 赏识孩子孩子很自我的另一主要原因还在于:当他偶然做了件好事时,因为操作不够熟练而做得不尽人意,或者事情太细小而只得到了句爸爸妈妈言不由衷的谢谢。假如爸爸妈妈在孩子做了件好事后,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做的,不管他做得是不是让人认可,都能发自肺腑地感谢他、赞扬他,那样孩子定会大受激励。不管孩子为你做了哪些,都要让孩子感觉幸亏有我出手帮助,事情才会这么顺利。爸爸妈妈由衷的一定才是孩子关心别人的动力。
从小培养孩子感恩推荐,这不止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在家庭里爸爸妈妈对子女之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做子女不只同意来自爸爸妈妈之爱,更应了解爱的反馈和回报。只有掌握推荐和感恩,以后在学校里、社会上,才能更好地与周围人相处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