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考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备考策略 政治

高中一年级历史必学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及其历史性转折

来源:www.gdshsh.com 2025-05-22

政治

  政治建设的曲折及其历史性转折

  1、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背景:

  (1)社会主义规范的基本打造

  (2)八大的有益探索

  ①内容:正确剖析国内的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加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大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重申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完善法制,使党和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②评价: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好的开端。

  2、重大挫折:十年文革。

  (1)缘由: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

  (2)导火索: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3)标志:中共的《五一六公告》,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拓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4)高潮:
1968年9月,各地造反派夺取各级党政领导权,打造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评价这是国家政治体制的大倒退。

  (5)影响:民主法治遭到紧急践踏,全国陷入紧急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具体表现:

  ①人民代表大会规范遭到紧急破坏。②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遭到摧残。

  (6)文革的评价:是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借助,给党和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2、历史的伟大转折

  1、背景:

  (1)文革的结束。

  (2)中共和国家的工作徘徊。

  2、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内容:达成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①思想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政治上: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评价:伟大的转折。

  开创了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政治建设从此进入到一个新年代。

  3、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背景:改革开放后。

  2、史实: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规范的改革》体现出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设想。

  (2)1982年,《中国宪法》的修订,成为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健全。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热点专题

  • 2025年高考考试政治答卷规范
  • 2025高考考试政治非选择题每天一练(1.14)
  • 2022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甘肃招收年轻人学生政治考核体检心理健康

[]2019年江西高考考试政

[]2022中国消防救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