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15个标准,是一名高考考试尖子生应具备的几个方面,也是大家应付的规范化考试的基本首要条件。有的细节或许是大家平常忽视的重点,建议大伙可以借鉴一下。 1、熟知并理解高考考试题目的语言表述概念 1、现象:当代考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曾很多接触不规范的语言文字,因为当时不可以辩是非明取舍,进而形成习惯,致使高考考试对题目中精准严密的规范用语理解不到位。 2、纠正方法:学生要了解理解不同科目中的语言概念。 3、益处:不再因此犯审题错误,即粗心。 2、构建高中完整的常识体系 1、现象:很多学生对于定义、概念等要点只做到了记下来,但学会不灵活,不会应用。 2、纠正方法:学生根据下列次序来学习: 1)课本上的概念描述记忆; 2)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比如用是不是可区别来理解排列组合); 3)知道该要点在什么时间可用; 4)在做课后复习资料时关注概念的结论及所有中间结果。 3、益处:夯实入门知识。 3、拥有好的习惯(学习、生活、思维) 1、现象:不少学生都有惰性,没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2、纠正方法: 1)把所有做题最简单的过程变成学习态度; 2)想到做就立刻做 3)天天定时定量的做一件事 3、益处: 1)即便在头脑不了解的状况下也能把题做对。 2)即便再不喜欢一件事也会自然而然的与这件事相处,不排斥、不对抗,只不过与它相处。 3)培养固定的考虑方法会叫你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都能泰然处之,并且在第一时间处置的最好。 4、会学习 1、现象:不少成绩不好的同学只有一个缘由,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没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即自学能力,即便到了高中也还不会学习。譬如,不少学生除去上课听课,下课作业以外,不了解怎么样将生活与学习进行有效的联系,更不了解怎么样辅助课上的学习。 2、纠正方法: 一名学生要在平常训练自己做以下四个方面的事情: 1)学习读课本:抓重点、找中心、挖本质、找规律。 2)学习听课:携带我们的预习考虑与老师的解说进行互动,边听边深思,课上不理解的课后找资料、找老师问了解。 3)学习做课后总结:每节课的课后都要总结一下:课上讲了什么?你收成了什么?哪儿是你不理解的?本节课与那节课有关? 4)学习剖析试题:知道出题老师的命题方向;知道每道题目考察的常识重点;挖出老师布置下的干扰信息;找到每道题的重点问题;知道该试题的目的。 3、益处:掌握通过自学构建完整的常识体系。 5、会考试 1、现象:考试原本是哲学范畴的博弈论,但不少学生却只能看到考试带给我们的重压和障碍,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却没办法在考试中找到我们的优势与对手的劣势,没办法在考试中做一个竞技者。 2、纠正方法: 1)知道出题人对常识的选择 2)知道题型变化的选择 3)在面对不同题型的时候可以灵活转换我们的思维 4)在任何状况下,都能维持冷静、淡定,把身心关注点放在探寻问题的解决要害上。 3、益处: 1)可以站在出题人的角度上推断考什么、如何考。 2)提升答卷的速度和准确度。 3)克服考场紧张、脑空白。
有关阅读:
名师想办法:高中三年级生怎么样对待高中三年级首次月考
高中三年级生一定要看:高中三年级一年中你需要正视的四次考试
高中三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怎么样提升理科分数
新高中三年级:高考考试前你需要确定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