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考信息网 > 中考资讯 > 化学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考试综合改革政策解析(第四期)

来源:www.zxrh168.com 2025-02-04

化学

智学网从乌兰察布教育局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考试综合改革政策解析(第四期)已公布,具体如下:

image.png

  16.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答:重点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通过设定评价内容,明确评价需要,打造规范的学生成长档案,充分反映学生全方位进步状况和个性专长,重视记录学过生日常状况和突出表现。

  17.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和程序是什么?

  答:坚持“哪个知道,哪个评价”“哪个评价,哪个负责”,拓展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和父母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平时动态评价。每学期末,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需要采集可以反映其综合素质进步情况的要紧活动记录、典型事实与标志性成就等有关材料,写实记录成长过程,在整理遴选、公示审核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打造完善信息确认公示、投诉申诉、复议审核等监督保障与诚信责任追究规范,确保评价工作真实、简洁、有效。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公示确认后不能更改。

  18.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有什么用途?

  答:综合素质评价是高校招生录取的要紧参考。高校依据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拟定科学规范的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用方法,在招生章程中具体明确,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要紧参考。在考生分数相同时,可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

  19.高考考试考生文化课总成绩是怎么样构成的?

  答:考生文化课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自治区组织的3门选择性考试考哪几科成绩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历史每门满分均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考试文化课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按等级转换分数计入高考考试文化课总成绩。

  20.考生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何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科中选2门?

  答:我区《推行策略》规定,考生在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考哪几科时,应在历史和物理中选择1门作为最佳选择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如此设置的主要考虑:

  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普通高校、普高和学科专家常见觉得,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与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要紧基础。因此,考生在这2门科目中选择1门,有益于为考生进入大学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也有益于高校有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二是有益于学生多元化成长进步。学生可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性考试,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法,不只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愈加符合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三是符合我区普高教育教学实质。我区各地普高办学条件存在肯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必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区域、高中学校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热点专题

  •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考试综合改革政策解析(第四期)
  • 中国人民大学高考考试招生体检需要
  •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考试综合改革政策解析(第一期)

[]2022年四川深化普通高

[]安徽2020关于进一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