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学校高中三年级都进入了第一轮语文复习阶段,高考考试语文的几轮复习各有侧重,第一轮的目的就是把基础打好。由于历年的高考考试语文考试试题都会考查一些很基础的内容,如字音、字形、字义、成语误用、病句修改,与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古诗文的默写等等。而且一个人入门知识学会的好坏,总是影响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那样高考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怎么样进行呢?第一,完全抛弃语文课本的复习办法是不足取的。近三年,高考考试文言文阅读的6道题中有4题都与课本密切相连。三年所考的实词省、审、信、乘、北、竟、将兵、曲折、结发等,其相同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在《劝学》、《孔雀东南飞》、《廉颇蔺相如列传》、《赤壁之战》、《涉江》、《过秦论》等课文中均出现过。现代文阅读也是这样,2002年考的柳、留谐音问题,与阅读题中容易见到到的正衬、反衬、对比、象征、直抒胸臆与委婉含蓄、寓情于景与直接抒情等手法,都是阅读剖析的入门知识,也都分散在教程中。 在第一轮复习中,最重要的要把高中教程再仔细地复习一遍。复习时,重点注意字词、成语的积累,与一些基本阅读办法和方法的积累。另外,对于文言文更要认真对待,重点学会课本上学过的要紧的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等,力求了然于胸。第二,明确入门知识的积累要细水长流。天天都要抽出时间进行复习,不可一暴十寒。办法可以灵活,如:天天背诵十句名句或十个成语,或者天天抽出半小时进行语文入门知识的复习。还需要注意对以前复习资料中自己做错的题目的复习,由于这类错题其实就是考生在语文学习上主要问题的所在,假如只做新题而忽略了这类问题,只能是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既浪费了时间,又于事无补。最后,学会常识还要能灵活运用。如大纲规定的6类型型病句,用找句子主干的办法可以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三种错误,而语序、表意、逻辑错误,又多是由于修饰不当所导致的。学会了这个规律,在做病句题时,如能坚持从划成分入手,看结构、排修饰,解题时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除去要积累很多的入门知识外,还要着眼高考考试的大局,重视培养提升主动抓规律和阅读两种能力。有水平的学习,不是所有些细枝末节都存入我们的常识储存,要掌握在练习中探寻规律,掌握由点到面的学习。这就需要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搞题海战术,而是要五里一徘徊,不断地回头总结总结已经做过的复习资料,通过同种题型的对比领悟其中的规律。尤其是自己做错的题目,更要加以看重。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需要非常强的自我意识。在备考复习中,培养概括的习惯,第一不是去注意具体的题目而是理出层次结构,自觉去总结文章的写作办法、主旨。这就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复习,也才是有效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