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政策
(一)教育部规定照顾政策项目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可在考生统考实质成绩上加一项,作为考生的总分进行投档。录取与否由高等学校决定。
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对考试报名汉语言讲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与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可优先录取。录取与否由高等学校决定。
平常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区域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区域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职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需要的,应予以优先录取。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有关规定实行。
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考试报名普通高校,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大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公告》(公政治〔2018〕27号)的有关规定实行。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员及其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根据《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公告》(应对〔2019〕37号)及甘肃应对管理厅、甘肃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职员子女教育优待规定的公告》(甘应对人事〔2019〕41号)实行。
散居在汉族区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经共青团中央年轻人志愿者诚信联合勉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年轻人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甘肃地方性照顾政策项目
1.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汉族考生,考试报名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2.2016年1月1日(不含)之前生的甘肃农村户籍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考生,考试报名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
各类考生享受照顾加分在录取时不累计,考生只能依据本人实质状况选定一项进行申报。预科生、定向生、中职生、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种类招生投档录取时不享受照顾加分;艺术、体育类考生考试报名艺术、体育类专业,投档录取时文化课不享受照顾加分;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均不可以享受照顾加分。
(三)享受照顾政策考生资格审察
各级招委会要严格实行教育部和省招委会有关规定,明确责任,加大享受照顾政策考生资格审察,严防考生资格造假,完善省、县(区)、中学三级公示规范。
(四)照顾证明信息采集
各类享受照顾考生须在5月底首要条件交照顾证明,逾期一律不予认同。具体时间详见《关于印发2020年甘肃普通高校招生享受照顾政策考生登记表的公告》(甘教考院〔2020〕11号)。
(五)享受照顾政策考生的公示
对于享受各类照顾加分的考生名单、项目除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公布外,还须在考生所在县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和考生所在单位及中学集中公示,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8月底,充分同意群众监督。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能计入投档成绩并用。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高考考试预测、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