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考信息网 > 中考资讯 > 政治

分析高考考试时事热门

来源:www.huihoushan.com 2025-03-04

政治

2004年全国高考考试政治学科《考试概要》指出,在“时事政治”中,增加“江泽民在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作为高考考试政治科考试的需要。大家要围绕“三个代表”要紧思想、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进步观这三条线索,结合今年“两会”精神和其他时事热门来备考,拟设以下专题供参考:

  1、 坚持贯彻“三个代表”要紧思想,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

  1.“三个代表”要紧思想,是党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切入点:贯彻“三个代表”要紧思想的根本需要和“四个需要”(需要使全党一直维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况;需要把进步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所有积极原因;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求真务实。

  2.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 (1) 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2)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经济目的、政治目的、文化目的和生态目的;“目的”是全方位进步的目的;“目的”符合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质。切入点:本世纪头20年是国内进步的要紧策略机会期。

  2、 加大党的领导,改进党的建设

  1. 加大和改变党的领导 切入点:党的性质;扩大党内民主;改革和健全党的领导方法和执政方法,依法执政。

  2. 加大和改进党的建设 切入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内监督条例》。

  3、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切入点:加大政府自己建设,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加大政风建设,树立科学进步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003年的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法;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扩大基层民主;加快打造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升政府应付公共危机的能力;法律援助条例。

  4、大力进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策略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切入点:奥运会会徽;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加大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切入点:《公民道德建设推行纲要》,中央文明委把印发《纲要》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5、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捍卫祖国统一

  切入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坚持“和平统1、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八项倡导”,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开罗宣言》、《波茨坦通知》;美国的南北战争;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两国论”、“一边一国论”既违反《开罗宣言》和联合国决议,也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是一种妄图分裂祖国的“*”言行;2004年3月20日台湾区域公投无效。

  6、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切入点:年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步;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中海外交政策的宗旨;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反对所有形式的恐怖主义;和平外交、和平崛起、和而不同。

 7、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见本期第8页)

  切入点:人民法院《关于推行十项规范,切实预防产生新的超期羁押的公告》,依据“依法惩罚犯罪,依法保障人权”的原则,清理超期羁押案件;“孙志刚案件”与法制建设、“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职员救助管理方法”;资产阶级的“天分人权”思想。

  8、 关注世界热门区域,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

  朝鲜核问题。 切入点:《不扩散核武器条款》;朝美战争;“六方会谈”;《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手段》。

  伊拉克战争一周年。

  9、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1.抗非典精神2.战胜非典给大家的要紧启示3.阻击禽流感。切入点: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应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树立全民卫买卖识;树立新安全观,打造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和机制。

  10、“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国人千年飞天梦圆

  切入点:载人航天史;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载人航天的要紧现实意义;载人航天精神;从“女娲补天”到“嫦娥奔月”,从敦煌精美的“飞天”壁画,到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直到毛泽东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壮美诗句;“神舟”五号成功飞行,“巡天遥看一千河”,终于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美国的“勇气”、“机会”号火星车齐探火星。

  十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进步观

  1.坚持“以人为本”,是实践“三个代表”要紧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需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同党的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是一脉相承的。切入点:古时候的“以民为本”思想;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同党的性质和宗旨、国家性质和国家机构活动原则,与“三个代表”要紧思想的本质是一致的。

  2. 树立和落实科学进步观

  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五个统筹”的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进步观,是贯穿于《决定》的一条主线,也是战胜非典给大家的启示。

  “五个统筹进步”既是经济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的要紧指导思想,也是解决目前经济社会进步中很多矛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进步观的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方位进步观、协调进步观和可持续进步观。(2)贯彻落实科学进步观。切入点:辨析并矫正对科学进步观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如何认识GDP?

  十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行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策略和可持续进步策略

  切入点:新型工业化道路涵义及其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比较;循环经济;应将节省能源放在能源策略的最重要地位;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内人力资源优势;新的工业化策略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哪些用途,依赖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强国,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走文明进步的道路,使经济进步具备可持续性,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

  十3、统筹城乡进步,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入点:中央一号文件,“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科学进步观指导下的新重农思想;健全农村土地规范,给失地农民合理补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农村税费改革;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户籍规范改革;农民工是工人阶级要紧组成部分;总理为农民工追讨工钱;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进步方针,需要跳出“三农”抓“三农”,用“三化”(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解决“三农”问题;黄宗羲定律。

  十4、统筹地区进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区域等老工业基地

  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区域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区域加快改革进步,振兴东北区域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区域率先基本达成现代化,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进步的新格局。

  十5、坚持和健全基本经济规范,大力进步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步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进步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用途。

  切入点:“两个毫不动摇”;民营经济。

  十6、推进国企改革,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达成形式

  大力进步混合所有制经济,达成投资主体多样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达成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进步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革新;打造完善现代产权规范,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十7、深化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切入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投筹资、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基石(即基本经济规范)和五大支柱(即现代企业规范、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分配规范、社会保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法制体系和信用体系;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大力进步资本和其他要点市场。

  十8、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切入点: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进步愈加突出的地方,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改革进步和结构调整都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加快进步服务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理顺分配关系。

  十9、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统筹国内进步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切入点:经济全球化与国内入世后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会;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走出去”策略;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修改《对外贸易法》;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国。

  二10、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重点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切入点:“三先、三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水价形成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

  西电东送。切入点:电源、电网站建设设和安全;2003年8月发生在美、加和英国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及启示。

  西气东输。

  三峡工程。

  二十1、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款,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区域六国合作

  二十2、地区经济

  切入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大经济圈。

热点专题

  • 2022年辽宁本溪高考考试时怎么样缓解紧张心理
  • 江西2020年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说明
  • 福建2021年高考考试大纲(附历年高考考试大纲)

[]2010年高考考试生物复

[]2014年高考考试满分记